《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家長做好準備,孩子才更從容
- 2014-08-01 17:07:00
- 皮皮魯 轉(zhuǎn)貼
- 9804
1
教養(yǎng)貼士:需要經(jīng)歷幼小銜接這個適應(yīng)過程的,既有孩子,也有家長。我們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準備,完成自我角色轉(zhuǎn)變,幫孩子更加從容地進入小學。
家長做好準備,孩子才更從容
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關(guān)鍵階段,家長都要不斷轉(zhuǎn)換自己的角色,不斷學習和自我成長,從心理上和情感上給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幫助,讓孩子在人生的每一個轉(zhuǎn)折點都走得更加從容。
幼小銜接這個關(guān)鍵階段也不例外。需要經(jīng)歷幼小銜接這個適應(yīng)過程的,除了孩子,還有家長。為了給予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成為他們勇敢向前的堅實后盾,我們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準備,完成自我角色的轉(zhuǎn)變,讓孩子更加從容地進入小學。
入學前,家長需要重點關(guān)注哪些情況
在幼小銜接時期,我們往往特別關(guān)注孩子知識的積累,而容易忽略孩子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獨立生活能力、良好生活習慣等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通過日常觀察、跟孩子聊天等方法全面了解孩子在心理、情感、自理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水平。以下是上海市教委編制的《幼小銜接家長手冊》中列舉的家長需要重點關(guān)注的方面,可以幫助我們分析、了解和評估孩子的情況:
1.孩子是否對入小學充滿期待與向往?
2.孩子是否能與周圍同伴友好相處?
3.孩子離開家人,進入陌生環(huán)境后是否會沮喪?
4.孩子是否能自然地與家人以外的人交往?
5.孩子對閱讀是否感興趣?在閱讀一遍故事后是否能回答相關(guān)的問題?
6.孩子是否能獨立完成系鞋帶、戴圍巾、收拾玩具、整理書包等事情?
7.孩子是否會照顧自己,如主動飲水、根據(jù)冷熱穿脫衣服、獨自按時睡眠?
8.孩子是否會重復簡單的口信?
9.孩子是否能熟練地使用紙、顏料、剪刀、膠水、水彩筆等物品?
10.孩子是否能同時記住兩個或三個任務(wù),并執(zhí)行這些任務(wù)?
11.孩子是否能說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電話號碼?
12.孩子是否會承認自己不懂,而主動請求幫助?
……
我們可以參照以上這些問題,看看自己的孩子究竟做得怎么樣,從而有針對性地幫孩子進行入學準備。當然,我們不能期望所有孩子在進入小學前都能完全達到上述要求。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在哪些方面有欠缺,我們就可以利用幼小銜接的這個階段,有的放矢地加強。
2
“幼小銜接”相關(guān)活動,應(yīng)該積極參加
隨著家長和社會對幼小銜接的日益重視,目前很多幼兒園都會在大班下學期組織一些幼小銜接活動。其中,既有面向孩子的活動,比如帶孩子參觀小學、進教室聽課等,也有針對家長的講座,例如邀請一些教育專家或小學老師到幼兒園指導家長做好幼小銜接的相關(guān)準備等。這些活動既得到了教育部門的肯定,同樣也受到了家長的好評。
當幼兒園組織這些幼小銜接活動時,我們一定要鼓勵孩子積極參加,活動結(jié)束后及時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的收獲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當幼兒園組織幼小銜接的家長講座時,我們要高度重視,盡可能父母都去參加。因為這些講座通常都是邀請一些對幼小銜接比較有研究的專家、學者和老師來講,會給家長帶來一些寶貴的經(jīng)驗和教訓,對家長和孩子提前做好相應(yīng)準備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在伊伊大班下學期,幼兒園就組織了很多幼小銜接活動,除了帶孩子參觀小學等活動外,還請了一所小學的資深教師給家長做了名為“如何做好有效銜接,讓孩子順利起飛”的專題講座。在講座中,這位老師和我們分享了小學教育與幼兒教育的差異、孩子入學不適的表現(xiàn)、如何順利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等內(nèi)容。
在此之前,我對幼小銜接的認識還不是太多,多數(shù)信息是通過網(wǎng)絡(luò)等渠道獲取的。通過這次講座,我對幼小銜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講座對我和伊伊后來的很多準備工作大有幫助。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師講到的孩子入學不適的一些表現(xiàn):
1.一到上學時間就煩躁、不安、焦急,甚至哭鬧,有的孩子則出現(xiàn)上學情緒低落、放學歡騰活躍的現(xiàn)象。
2.不愿提及自己在校的活動和表現(xiàn)。
3.進入不了學習狀態(tài),學習習慣差,不能完成學習任務(wù)。
4.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聽課效率低。
5.上學沒幾天就開始怕學、厭學。
6.性情發(fā)生變化,如變得退縮、煩躁或者攻擊行為增多。
這次講座確實給我們家長指明了方向,明確了入學準備的重點。雖然我們一直對伊伊的入學適應(yīng)充滿信心,但聽完老師講的這些問題,我還是多少有一些忐忑。由于孩子尚未正式入學,所以沒有家長能夠提前預(yù)估究竟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當然,這也給我敲響了警鐘,對于孩子的幼小銜接,我們需要認真對待,不能抱有僥幸心理。
入學家長會,切不可疏忽
目前,很多小學在一年級新生開學之前,都會召開一次新生家長會,介紹學校的一些情況,告訴家長需要提前做好的準備工作,以及開學的一些注意事項等。有些學校會選擇在暑期剛放假的某個時間,另外一些學校會安排在新生開學前的某個時間。這些通知和安排,一般都會在給家長發(fā)放入學通知書的時候一并告知。我們一定要把這次家長會真正放在心上,避免因為忘記時間而缺席等情況的發(fā)生。
伊伊所上的小學在開學的前兩周召開了新生家長會,具體時間和安排在兩個多月前就告知了所有家長。就在家長會的前幾天,我?guī)б烈恋叫^(qū)里玩,正好碰到她以前幼兒園班上一位同學的家長,順便就聊到家長會的事情。這位家長竟然完全忘了家長會的事兒,聽我這么一提醒,才終于想起來過幾天要去參加新生家長會。這位媽媽說,如果那天我們沒有提起家長會,她很有可能就會缺席這次非常重要的活動。正式召開家長會的那天,我特別留意了這位家長,她果然準時參加了。
這次新生家長會的主題是“讓我們攜手,精神地出發(fā)”。從這個主題就可以看出,學校非常希望家長和學?;ハ嗯浜?、齊心協(xié)力做好孩子的入學準備工作,讓孩子精神飽滿、更加從容地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
在家長會上,首先是學校領(lǐng)導為我們介紹學校的有關(guān)情況,比如辦學理念、師資力量、辦學特色、學校文化等,讓我們對學校的基本情況有了大概了解。我們過去聽到更多的是,學校和老師如何給家長和孩子拼命施加壓力、讓孩子取得更高的分數(shù)等方面的信息。讓我感到意外的是,伊伊學校的領(lǐng)導反復給家長強調(diào),當孩子入學后,不要把孩子的成績和分數(shù)當作唯一的評判標準,無論孩子考多少分,家長都要給孩子更多的幫助、支持和鼓勵,不要隨意打罵孩子。這些理念跟我一直倡導的理念不謀而合,無形中也讓我對這所學校增添了很多信心。
接下來,家長按照孩子的班級,到教室分別召開班級的家長會。班級家長會一是讓家長熟悉和參觀孩子今后的教室,二是幫助家長了解具體的入學準備。伊伊的班主任老師非常認真,給我們講了很多需要準備的具體物品以及入學注意事項等,讓我們明確了應(yīng)該提前做好的物質(zhì)準備。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講的內(nèi)容比較瑣碎,需要認真聽講和記錄,稍有疏忽就有可能漏掉一些重要信息。
家長會上有一份新生信息采集表,涉及家長和孩子的很多身份信息,最后會由學校上傳到教育主管部門的信息系統(tǒng)里面。為確保準備無誤,這份表需要我們帶回家填寫好,等孩子入學的第一天當面交給班主任老師。伊伊正好跟幼兒園班上的一個同學帆帆分到同一個班級,家長之間以前就很熟悉,也是比較好的鄰居。帆帆爸爸去參加了這次家長會,由于沒太注意老師強調(diào)了好幾次的這張信息采集表,開學第一天就忘記交回這張表了。后來我了解到,班上不只他一個人疏忽了,還有好幾位家長同樣忘記了這張表。雖然老師不會因此對家長和孩子產(chǎn)生偏見,但這會給老師的工作增加很多負擔和麻煩。此外,老師很可能會把家長的這種情況視為對孩子不認真、對學校不重視,這當然是不好的。
“幼升小”,家長角色需提前轉(zhuǎn)變
當孩子正式進入小學以后,家長的角色就會發(fā)生很大變化。如果我們能夠提前對這個角色有更多認識,做好幼兒園家長到小學生家長的角色轉(zhuǎn)換,我們就能給孩子更多信心和支持,讓孩子的幼小銜接之路走得更加順暢從容。
首先,家長要清楚認識自己的角色。我們可以給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提醒自己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的家長了,從而使我們的言行舉止發(fā)生相應(yīng)的變化。同時,我們還可以從過來人那里積極獲取相關(guān)經(jīng)驗教訓等,比如主動向家有小學生的親朋好友咨詢和請教,了解他們作為小學生家長的角色定位和心理感受,獲得各類教育問題的處理經(jīng)驗等。
其次,盡量調(diào)整好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和作息時間,為孩子入學做充分準備。孩子入學后,每天的作息要有規(guī)律,如用餐、學習、休息都應(yīng)安排在相對穩(wěn)定的時間。因此,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據(jù)學校的作息時間,制定一份新的家庭作息時間表。而且,我們需要以身作則,帶頭按新的作息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關(guān)注智慧山微信公眾號(zhihuishan2013)后,在公眾號里回復以下關(guān)鍵字,即可得到相應(yīng)資源!
公開課、作文、復習、試卷、知識點、活動、拼音、字母、鐘表、看圖寫話、故事、雙語故事、成語、常識、APP、語文、數(shù)學、英語、百家姓、三字經(jīng)、唐詩三百首、自助查詢、超級口算
- 兒童故事
- 教育資源
- 小學語文
- 小學英語
- 小學數(shù)學
- 資源下載
- 專家講座
- 智慧山微課
- 少兒英語
- 專項復習
- 各科教材
- 課外讀物
- 育兒博客
- 書籍推薦
- 胎教音樂
- 經(jīng)典兒歌
- Scratch編程
- 一年級新生
- 飲食健康
- 學齡前
- 兒童電影
- 成長故事
- 學習寶典
- 幼小銜接
- 古詩文
- 影視動畫
- 科學小實驗
- 精選課程
- 書法比賽專用
- 首頁課程介紹
- 小學指南
- 智慧山活動
- 說明
- 家庭教育
- 曬飯—一早一晚
- 兒童編程
- 認知階段Scratch圖形化編程
- 理解階段Python人工智能語言
- 運用階段C++及信息學競賽
- code.org作業(yè)答案
- code.org作業(yè)視頻講解
- 編程網(wǎng)站
- python入門課作業(yè)答案
- python1(上)作業(yè)答案
- python1(下)作業(yè)答案
- Scratch入門課作業(yè)答案
- 作業(yè)解析
- Scratch相關(guān)資源
- python2(上)作業(yè)答案
- Scratch Level 1作業(yè)答案
- python2(下)作業(yè)答案
- Python3(上)作業(yè)答案
- Scratch Level 2作業(yè)答案
- 國家政策及比賽
- 2022年P(guān)ython寒假課
- 2022年Scratch寒假課
- 編程網(wǎng)站
- 智慧山圖書館
- 小升初
- 英語學習
- 智慧家庭教育